2)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秦侯爷,三十有七!_穿越大唐秦长青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:时间过的真快,都贞观二十三年了,一晃来大唐已经快四十年了。

  想到这,秦长青又是一怔:都他喵的贞观二十三年了,狗丈人咋还他喵的不出海?

  嗯,但凡不是我来了,岳父大人今年就要驾鹤了。

  在大唐,过节的观念是很强烈的。

  在中国传说中,女娲创造了苍生,顺序造出了鸡、狗、猪、羊、牛、马等动物,并于第七天造出人来,故此初七为人的生日。

  也因此,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,初二为狗日,初三为猪日,初四为羊日,初五为牛日,初六为马日,初七为人日。

  正月初五,李世民带着一众儿女来了平西侯爷府,敞开了胃口,吃了一天。

  一直到了初七,才是热闹的开始,将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才算是结束。

  初七是人日,又称人节、人庆节、人口日、人七日等,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。

  这个习俗从汉朝开始,魏晋后开始重视。

  古代人日有戴“人胜”的习俗,人胜是一种头饰,又叫彩胜,华胜,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、剪彩为人,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,也戴在头发上。

  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。唐代开始就更重视这个节日。每至人日,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,又登高大宴群臣。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,则主一年人口平安,出入顺利。

  北方在初七大多数都吃面条,俗语叫做栓大腿儿!

  南方一些地区,人们有在人日节“捞鱼生”的习俗,捞鱼生时,往往多人围满一座,把鱼肉、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,大家站起身,挥动筷子,将鱼料捞动,口中还要不断喊到:“捞啊!捞啊!发啊!发啊!”,而且要越捞越高,以示步步高升。

  秦长青自然也不例外,带着家眷们出门赶集。

  虽然初七没有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热闹,但也是人声鼎沸,热闹非凡。

  一路上,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,都会相互打招呼:万物惟新,愿君万寿,或者说元正启祚,惟君万福!

  唐朝人上道王公贵族,下到贩夫走卒,在喜庆的日子里都会说上一些拜年的祝福语。

  很多人都穿上了家里最好看的一副,出门游玩、消费。

  家家户户都用彩纸,剪裁成各种各样的图形装饰,有钱的人家则是用丝绢。

  在路上,还有人半城各种小神,打着幡,举行辟邪、送病、驱鬼、镇宅、祈雨等仪式。

  女人这个物种,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喜欢逛街,喜欢血拼。

  哪怕是购买自己家产业的东西,也不会和对方讲价的。

  对此,秦长青无奈的摇摇头,对着秦毅低声说道,“毅叔,看着点儿。哪个崽崽花高价买玻璃、买瓷器什么的,直接扣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,买别的无所谓。”

  秦长青带着一家子逛街,可有些人就不行了。

  各地的学子,在初七这天就已经赶来了长安城,准备一下,参加今年的科考。

  虽然科考是五月份,但更多的人都喜欢提前几个月来长安,方便参加正月十五的灯会。

  就是这群学子,没事儿找事儿,看见了兵部大门外,陈列的一副字之后,很无心的把秦长青又推到了风口浪尖。

  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cb52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