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41章 趁夜夺城_南明亦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41章趁夜夺城

  崇明作为江防重镇,清军除了布置了5000重兵外,还设有炮台,和水师。

  不过由于之前周伯达和杨文启部皆被调去运银,苏州地区的防御实在空虚,便从崇明岛上抽调了2000兵马移镇苏州。崇明水师中最大的3艘1号福船也被征调给了杨文启运银。此时的崇明水师,虽然仍有数十艘各类战船,但最大的也只是10余艘2号福船,以及其他一些更小的哨船和沧海船。

  升任吴淞镇总兵后其实杨文启手下的兵马其实还未来得及完全扩充,只是完全控制了吴淞的一切防务。手下兵马也只有2000余人,这次运银他也只是带上了1500心腹。加上钱默的亲兵营以及周伯达余部约350人,现在满打满算也不足2000人马。加之折腾了一夜,想要强攻崇明是做不到的。

  好在此时杨文启的身份仍未暴露,正好可以借着寻求补给的名义带着部分亲兵混入崇明城。

  自元至正十二年(1352年)到万历十一年的二百多年来,长江口沙岛非常不稳定,坍涨频繁,导致崇明县城五次迁徙。

  眼前的崇明县城建于万历十一年(1583年),是第五次搬迁、第六次建城的结果。

  被折腾够的崇明人,在最后一次选地筑城时,演绎了一出占卜大戏。

  康熙《崇明县志》卷3《城池》:记载知县何懋官通过地名带“九”以及船入港时系缆绳的圈数为“九”,取长长久久之意。先后三次征验,总算确立了地点。从此县城再没有迁徙过,现代意义上的崇明岛也逐渐形成。

  之后除了动工前何懋官离任,后任知县李大经将城基缩小三分之一外,一切顺利,平平安安建起了这座城。城墙呈方形,周长四里多,五座城门,两座水关。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外,还有一道东南门——朝阳门。

  崇明岛虽然此时已经成型,不过受到潮汐涨落的影响,实际的陆地面积还是变动比较大。只有南面修成了一道防波堤用来抵御潮水的侵蚀,本次运来的石料就地卸在了堤坝旁。

  此时驻扎在崇明县城内的清军约有1500人的规模。差不多相同数量的清军则在崇明东城外的寒山寺旁扎营,主要负责炮台和水师的日常巡逻。

  而杨文启和钱默正带着亲兵营赶往崇明县城,虽然周长仅四里,不过此时的崇明县城看起来还是颇具规模的。

  钱默虽然眼下只是一个白身,不过名声早已随着秦淮河畔的那盘“天下局”传遍了江南。

  听闻钱默到来,土国宝和崇明县令便亲自来到县城门口迎接,他们也想巴结一下这位洪承畴面前的红人。

  这土国宝虽然声名狼藉,长的倒还算相貌堂堂,1米75左右的身高,一张浓眉大眼的国字脸,这哪里像是做过水寇的?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cb520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